自10月26日起,留守倉庫之中國士兵們開始與日軍展開四天拉鋸戰[5]:122。
10月27日
编辑
主力部隊正在馬不停蹄西撤,孤軍固守四行倉庫注定沒有援助[5]:122。当晚各连分批穿过前线,杨瑞符命令一连去四行仓库,自己带领二连前进。而三连、机枪连和一连第三排士兵无法联络。直到第二日上午9时,他们才到达四行仓库。他们是在随大部队撤退途中,得到有关一营留守四行仓库的消息[9]。謝晉元曾告訴部下:「本軍所奉的命令就是要死守四行倉庫,與最後陣地共存亡。所以這個四行倉庫就是我們四百多人的墳墓,我們全都要戰死在這裡。我們中間只要還有一個人在,就要堅守陣地,和敵人拚死戰鬥到底!」[5]:122之后他们这种志愿参加“自杀行动”的精神,被蒋称为英勇行为的典范[7]。
早上時分,有关中国军队仍在四行仓库保卫闸北的消息在上海传开。这引起中國童子軍楊惠敏关注。凌晨4点左右她听到枪声便沿苏州河行走,她發現英國士兵向倉庫丟了一袋香菸。英軍告訴楊惠敏,四行仓库裡中国守军要死守[10]:82。於是她要求附上她自己的紙條,不久後倉庫傳回紙條,說明他們需要彈藥與食物。楊惠敏向上海商會求助,不過對方並不相信[13]。回到住處,到晚上楊惠敏脫下童子軍制服,將一面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緊緊纏在身上,再罩上制服[10]:82。
谢晋元将一连沿西藏路部署在四行仓库右翼,三连在左翼交通银行倉庫大楼对面,二连在中央担任四行仓库外围之守备。將士們利用倉庫內之麻袋構建防禦工事,封閉門窗以方便射擊,破壞照明系統以隱蔽部隊[5]:122。机枪连除以两挺布置在楼顶担任防空其余分配一、三两连完成全营火力网的编成[9]。苏州河北路有原为防御租界内欧美军队的防御工事,但工事的枪眼是向现在中国守军方向开的。为了防止日军利用,中国守军便在其中埋下炸药,后日军进入其中,中国守军引爆炸药而对日军造成伤亡[9]。
守军用仓库内的沙袋、装玉米、大豆和其他货物的麻袋构筑工事。并将楼内电灯全部破坏以便隐蔽,焚烧四行仓库周围房屋[9]。
上午7时,日军上海特别陆战队第十大队开至上海北站,到午后1时开至四行仓库附近。约十名日军接近防御工事进行侦查,很快被击毙。午后2点由第三連排长尹求成带领的一队中国侦察兵与约50名日军交火。之后不久一个连的日军从西侧发动进攻,三连连长石美豪面部中弹但继续指挥战斗直到腿部再次中弹。大约七十名日军进入仓库西南墙根中国军队火力死角,中国守军便爬上楼顶向其投掷迫击炮弹及手榴弹,炸死日军七名伤二三十名[9][14]。在第一波攻击失败后日军向储有燃料及木材的仓库西区放火。下午5时大火被扑灭。同时日军在闸北进行抢掠纵火。
10月28日
编辑
从公共租界拍摄的燃烧中的四行仓库
楊惠敏与中华民国国旗
10月28日早晨出版发行的《申报》、《新闻报》、《大公报》、《中央日报》都采用了中央社27日的报道:“闸北我军虽已于昨晨拂晓前大部安全撤退,但此非谓闸北已全无我军踪迹,盖我八十八师一营以上之忠勇将士八百余人,由团长谢晋元营长杨瑞符率领,尚在烈焰笼罩敌军四围中,以其最后一滴血,与最后一颗弹,向敌军索取应付之代价,正演出一幕惊天地泣鬼神可永垂青史而不朽之壮烈剧戏也。”上海租界的外国报纸则提供了不一样的数据。《大美晚报》、《字林西报》、《上海泰晤士报》等先后有150人、800人、200-250人的不同说法。
四行仓库的位置及建筑结构对守军相当有利。四行仓库临近上海公共租界,日军不敢用海军炮火攻击。他们怕炮弹落入公共租界内,因为日本此时尚未準備好同欧美开战。
上午8时,营长杨瑞符召集全营官长及班长讲话鼓舞士气。10时谢晋元与杨瑞符共同视察工事并观察日军动向。当他们在楼顶上时谢晋元发现一队日军沿苏州河北路移动,据杨瑞符回忆,谢晋元拿起一支枪向其射击,当场击毙日军一名[9]。
下午3时开始下雨,四行仓库周围的火逐渐熄灭。日军在西侧与四行仓库远远对射,两小时后日军放弃进攻,但得以切断四行仓库供电及供水。
當時,430多名士兵在倉庫西側2、3樓,與佔據一街之隔之交通銀行內日軍交火,日軍用加農炮攻擊,令倉庫西牆千瘡百孔[8]。
这期间上海商会得到中国守军仍在闸北消息后相当激动,消息很快通过电台传遍全城。「八百壯士」英勇精神,大大激勵全國軍民抗日鬥志,大批上海市民在雨中聚集在苏州河南岸,为守军吶喊助威[8]。上海市民向守军捐献十多卡车给养[13]。卡车于夜间抵达四行仓库附近,守军用沙袋筑墙到卡车旁,将给养拖至仓库。搬运给养用了四个小时,在此期间三名守军阵亡。守军收到了食物、水果、衣物、器具和市民的慰问信。一队记者也来到了四行仓库,但由于谢晋元与杨瑞符因事繁忙,由机枪连雷连长代为接见。
谢晋元通过上海商会,向英军要求送十名重伤员离开战场。英军同意了此项要求,因此伤员趁夜幕掩护被抬离战场[9]。
同晚上海商会决定向守军送一面中華民国国旗[13][15]。四十一號中國女童子軍楊惠敏在10月28日中夜,冒着生命危險,衝過火線,向四行倉庫守軍獻送青天白日滿地紅旗[10]:80。楊惠敏脫下外衣,将国旗呈獻給他們,他們激動得流下淚,謝晉元說:「勇敢的同志,你給我們送來的豈僅僅是一面崇高的國旗,而是我們中華民族誓死不屈的堅毅精神!」[10]:82-83当楊惠敏问及守军的作战计划时,守军回答誓死保卫四行仓库。楊惠敏十分感动并向谢晋元索取所有守军的名册,并将其通告全国[13]。但为了迷惑日军同时又不使楊惠敏失望,谢晋元让人根据原五二四团的名册伪造了一份800人的名单。謝晉元鼓舞士兵說,我跟你們一起死在四行倉庫;他嘱咐出外就醫之士兵,「有人問四行倉庫有多少人,你們就說有800人,決不可說只有一營人,以免敵人知道我們人數少而更加兇橫」[8]。另据杨瑞符在《孤军奋斗四日记》中对10月28日晚运出伤员的情形有过这样的描述:
“我当嘱咐出外就医的士兵说:你们出去,有人问四行仓库究竟有多少人,你们就说有八百人,决不可说只有一营人,以免敌人知道我们的人数少而更加凶横,后来轰传世界的八百孤军的数目,就是这样来的。我团五二四的团长本来是韩宪元,而今天一般人误称为谢团长,也就是在這八百的数目字而推测出来的。”
这就是“八百壮士”的由来[9]。「八百壯士」之名由此響徹全中國[8]。
10月29日
编辑
外國記者從上海公共租界建築物中所拍攝的四行倉庫保衛戰中,在上海閘北四行倉庫頂樓隨風飄蕩的中華民國國旗
謝晉元臨時用兩根竹竿連扎成旗杆,平台上站一二十個人,都舉手向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敬禮[10]:83。謝晉元帶楊惠敏參觀各處[10]:83。10月29日早上,上海市民发现四行仓库楼顶升起一面青天白日满地红旗。守军中只有一小部分人参加了升旗仪式[13]。而苏州河对岸聚集的群众据说超过三万人[16],紛紛向四行倉庫屋頂迎著朝陽招展之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招手欢呼[10]:84。日军开始对中華民國国旗发动空袭[9]。
中午,日军发动迄今最大规模攻击。加农炮和轻装坦克从各个方向发动进攻,迫使中国守军第三连从仓库外工事中撤回仓库内。四行仓库西侧本来没什么窗户,而日军的炮击却给守军打开了许多射击孔。一队日军试图通过梯子爬入仓库二楼,谢晋元当时恰好在二楼窗户前。他一手夺过第一个上来的日本兵的枪,另一只手将其推下,之后向第二名日军射击,最后推倒了梯子[14]。一名在战斗中负伤的士兵将自己绑上手榴弹从六楼跳下仓库,利用自杀攻击炸死约二十名日军。战斗直到天黑,此时日军以装甲车和加农炮掩护进攻。最终日军再次失败后,开始用挖掘机向四行仓库挖地道。河对岸市民用大字报通知守军日军的行动[9]。一人甚至在发现日军准备再一次发动进攻后,打电话通知四行仓库守军。
師座鈞鑒:
竊職以犧牲的決心,謹遵鈞座意旨,奮鬥到底,在未完全達到任務前,決不輕易犧牲,成功成仁,熟計之矣。決不有負鈞座意旨,偷安一時,誤國誤民,負鈞座付託之重。外間一切宣傳消息,概自外界傳去,職到此時,從未向外界發表任何要求、任何談話,既抱定必死決心,現除達任務外,一切思念皆無;整個工事,經三日夜趕築,業經達到預定程度,敵如來犯,決不得逞。感(27日)敵攻擊結果,據瞭望哨報告,斃敵在八十名以上,儉(28日)晨六時許,職親手斃敵二名。租界民眾觀看者,咸拍掌歡呼。現職宗旨,待任務完成後,決作壯烈犧牲,一切乞鈞座釋念。
職謝晉元上
十月二十九日上午十時──《中央日報》民國26年10月31日第2版〈閘北保衛者堅守已四日昨晚敵大舉進犯謝團附表示抱必死決心〉
10月30日至11月1日
编辑
10月30日早上7时,日军大部分时间用加农炮再次进攻,只有少数步兵参加。日军试图摧毁四行仓库,由于建筑坚固,沙袋和修理材料充足,守军得以时刻修复。据杨瑞符回忆,加农炮炮火相当密集,平均每秒都有炮弹落下[9]。
10月29日,外籍人士派代表向国民政府递交请愿书,要求以“人道主义原因”停止战斗。10月30日,上海公共租界英軍司令斯馬萊特少將見國軍英勇作戰,深受感動,除購贈糧食給八百壯士充飢外,更親自進入四行倉庫會見謝晉元,建議孤軍自租界撤出,英國駐上海領事願給予最大協助,謝回答:「我們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,即使撤走,也得要有我們蔣委員長的命令,否則我們寧願戰死。」[17]後來,各國使節團透過外交關係,正式提出照會,要求國民政府下令撤離孤軍,以免日軍重炮射入公共租界,危及各國僑民[18]。对于蒋来说战斗已经胜利,绝大部分中国军队已经撤离,并重新部署到新位置,战斗已经引起西方世界注意。於是蔣響應外國租界停火要求,下令撤離[8]。部队在10月31日撤离四行仓库。上海警备司令杨虎受命与英军將領斯马莱特(英语:Alexander Telfer-Smollett)会面[12],会议决定第五二四团撤至公共租界,与在上海西部战斗的第八十八师汇合。日军指挥官松井石根表示同意并保证允许中国守军撤退,但事后很快反悔。谢晋元希望能继续留守四行仓库,直到战斗至最后一人。最终,张柏亭劝说其同意撤退[12][11]。臨到奉命退卻時,英軍指揮官馬勒提少將不顧日軍抗議,親自站在他警戒線上之重機關槍陣地上,掩護孤軍通過新垃圾橋[10]:84。10月31日进入孤军营的只有355人[19]。
10月30日午夜,谢晋元带领376人分小队,分批通过新垃圾桥,撤入公共租界[8],约十人在撤退中被日军机枪打伤[20]。谢晋元376人通过北西藏路,撤入东侧公共租界内中国银行仓库。到凌晨2时,所有守军均完成撤退。
11月1日,谢晋元在孤军营接受中外记者采访时,证实“四行堆栈内,除有若干沙袋外,并无如许尸体,我在内士军,共为四百二十名,撤退时为三百七十七人,其中除有十余名已殉难外,余者受伤入医院治疗中”。
這一役,孤軍堅守最後陣地,力戰四日夜,擊退日軍六次圍攻,日軍死約200餘,孤軍傷亡37人,營長楊瑞符少校彈穿左胸,負重傷[10]:84。